由澳門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學會主辦,澳門基金會資助的“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社會融合交流之《港澳融合之雙城奇謀》”交流活動於2024年10月25日(星期五)及26日(星期六)赴香港進行,是次交流活動一行十九人(包括學會代表及聖若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生),先後拜訪了香港賽馬會創意文化藝術中心社區文化發展中心,得到該中心的莫昭如總幹事及蘇麗明經理作介紹如何利用藝術作為媒介進行文化融合的開展,包括音樂、舞蹈、藝術作品等不同的面向,尤其是殘疾人士共同參與舞蹈的活動以及利用七色音樂去作為預防長者失智症。其後拜訪了香港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灣仔(樂心匯)精神健康綜合服務中心,由蕭藹盈主任和鄭超文副主任介紹精神健康復元人士的服務開展以及多元族群的精神健康支援。
最後一站拜訪了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及行為科學系社會工作與諮商專業並進行「社會共融:雙城奇謀」座談會,與師生共同討論“社會共融"議題座談會由香港城市大學關志健教授主持,分享嘉賓包括本會理事長羅琨瑜先生、香港城大郭儉教授、澳門明愛迎雁軒陳詩茵主任及香港大學盧啟聰博士。香港城市大學關志健教授在席間特別感謝大家的遠道而來,尤其是澳門明愛迎雁軒主任陳詩茵的分享讓師生們更能認識澳門的狀況,認為無論外地僱員或少數族裔,他們的身心健康仍有很多值得探討和研究的空間,更祈將來可以有共同合作的空間,共同為少數族裔的福祉出謀獻策。
會後,理事長羅琨瑜先生表示菲律賓裔在澳門是除了華人之外的第二大族群,他們在社會上仍存在不少被污名化及易被其他人產生偏見,需要在社區上為澳門市民提供多元文化認同及接納不同文化差異的社區教育,改變市民的認知和固有思維。而會長鄭焯基博士認為這次交流活動十分難得,讓我們有一個平台去就南亞裔人士問題進行探討,更加明白澳門和香港雖然都是多元文化之地,但在社會融合的議題上仍存在不少進步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