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學會是澳門一所非牟利的學術研究機構,致力促進澳門與國際之間在社會科學及行為科學的研究上作交流,推廣學術研究,推動民間和大專院校學習相關的研究技術, 並與國際接軌,吸引國際相關的專業人才來澳門作交流訪問及留澳發展為宗旨,並以開展澳門本土學術研究、編製測量工具、推動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及出版研究期刊為發展目標。
在 2017 年 11 月,在多位大學教授、中學教師及幾位澳門學者開展本會的籌備工作,其後在 2018年1月19日正式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登記為非牟利的學術研究機構,本會組織章程存檔於本署2018/ASS/M1檔案組內,編號為17號,社團編號為:8510。
本會以促進澳門與國際之間在社會科學及行為科學的研究上作交流,推廣學術研究,推動民間和大專院校學習相關的研究技術,並與國際接軌,吸引國際相關的專業人才來澳門作交流訪問及留澳發展為宗旨。
一、推動澳門本土學術研究;
二、編製測量工具;
三、開展及探討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
四、出版刊物。
澳門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學會的成立可以追索到2017年2月,當時北師大浸大聯合國際學院黃匡忠教授,香港城市大學關志健助理教授遠道而來到澳門,在這次的聚會中羅琨瑜先生提議創辦一個以推動澳門本土研究的學術學會的想法,來推動澳門本土學術研究,編制屬於澳門出版的測量工具和出版本地SSCI期刊,也得到了黃燕玲博士及梁文龍博士的支持,其後在聚會中學會的發展。
其後邀請好友梁永耀醫生一起組織內閣事宜,在2017年11月,羅琨瑜先生出席由中國計劃生育協會所舉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青少年性與生殖健康研討會」時,遇上當時澳門城市大學創新社會工作學系的系主任何鍾建副教授,並將成立學會一事告知對方,其後聯同梁永耀醫生在多次拜訪何鍾建副教授,誠邀他一起創立學會。
由何鍾建副教授組織,於澳門明愛圖書館舉行第一次籌備會議,出席者包括:左一梁永耀醫生、左二施鈺鋇副教授、中間何鍾建副教授、右二羅琨瑜先生、右一梁文龍助理教授。
澳門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會成立,會長羅琨瑜致詞表示,政府一直致力社會問題研究,強調科學施政,鼓勵民間社團參與社會學術研究。社會及行為研究的根本目的是找出真實,學會期望推動關心社會的人士透過謹慎、具有足夠觀察及重複論證的方法,精準解釋社會及行為現象;集合本土從事學術研究的專業人士,開展本土化研究;建立本澳社會常模;編製符合本澳社會需要的測量工具及建立專業的學術期刊等。透過上述安排,期望學會的工作成果,能夠推進本澳的研究水平,亦為特區政府的施政提供參考依據。
澳門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會第一屆內閣就職典禮於2018年5月20日下午二時半假皇都酒店舉行,中聯辦社會工作部處級助理林丹紅、教青局代副局長黃健武、社工局專業發展及計劃處長梁嘉輝、議員兼澳大社會科學及人文學院傳播系副教授林玉鳳、澳門明愛行政總監袁志海、北師港浸大聯合國際學院教授黃匡忠等出席。